2022年这些新物种被收录 这些被宣布灭绝 天天热点

来源:2023-05-23 09:26:25    时间:中国新闻网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生物?这个问题一直难有确切答案。

曾有研究发现,地球上总共约有1万亿种生物,而人类目前已知的仅占总数的十万分之一。


(相关资料图)

这些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科学家们的研究调查,新的物种不断被发现。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物种永远消失在地球上。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历年数据量变化图。图片来源: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最新版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有啥变化?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在线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据“物种2000中国节点”官网介绍,较2022版,2023版名录新增10027个物种和354个种下单元。

其中,动物界新增1476个物种和10个种下单元,植物界新增351个物种和24个种下单元,真菌界新增8202个物种和320个种下单元。

可以注意到,真菌界为2023版名录中新收录物种数量最多的类群。

“物种2000中国节点”官网截图

当天发布会上,除介绍最新版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外,还介绍了2022年国内新发表物种情况。

具体来看,在动物界,2022年中国新增脊椎动物117种。这些新增物种包括新种97种,新记录17种,亚种提升为种级3种。其中,两栖类最多(44种),其次为鱼类(28种)、爬行类(25种),哺乳类和鸟类相对较少,分别为14种、6种。专家分析,鸟类新增物种数远远低于其他脊椎动物类群,这表明它们的分类研究工作可能相对系统全面。

图片来源: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对于昆虫来说,2022年中国共发表昆虫新分类单元1106个,包括1个新科、28个新属、8个新亚属、1069个新种及种下阶元。对于植物来说,2022年国内共发表植物新属9个、新种278个、新种下类群19个、新记录属5个、新记录物种51个,重新发现多年未见物种4个。

在地域上,云南是中国新物种发现的热点地区,此外还有西藏、广西、广东、四川等。专家发现,对于脊椎动物来说,新增物种涉及27个省域,其中云南37种、西藏19种、广西和广东均为14种、四川10种,累计约占新增物种总数的73%。

此外,对于昆虫来说,云南省也是中国新物种发现的热点地区,新物种数量占全国的28%。

凌氏石豆兰 Bulbophyllum lingii。黄明忠 摄

新物种接连发现,意味着什么?

“近段时间新物种发现越来越多,会不会是地球开始加速进化了?”“新物种是怎么诞生的?”对于接连发现的新物种,有不少网友表示好奇。

“新物种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近2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现的植物新种数目在200个左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冰曾对中新网记者表示,除了不断发现新物种,国内的物种新记录也在增多。

图为三峡地区发现的植物新物种——三峡白前 Vincetoxicum pingtaoanum。

刘冰表示,接连发现新物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研究条件提升,填补了采集空白。从前因为受限于交通等条件,无法到达一些地区进行调查,现在交通、基建等条件提升,使野外考察能够更加深入到边境、深山等地。

二是一些常见的物种被重新分类和定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从前没有意识到是新物种的也被重新认识。

三是生态环境恢复,促进了物种恢复生长。退耕还林、还草,使很多地区的植被得到恢复,原本处于濒危状态的一些物种得以恢复种群,从而更容易被研究者发现。

雅江舌喙兰 Hemipilia yajiangensis。胡光万 摄

此外还有研究者表示,新物种不断被发现,这表明我国在植被与环境方面的保护取得了成效,“植被是物种生存与繁衍的载体,是生物多样性赖以依存的基础。植被保护得好,就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育。”

新物种的发现有哪些作用?研究昆虫领域的专家表示,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处于一个衰减的通道。有研究表明,世界上40%的昆虫物种数量正“急剧下降”,昆虫数量的下降速度大约是脊椎动物的两倍。在这种背景下,新物种的发现和生物物种名录的及时更新对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隔距兰 Cleisostoma hainanense。黄明忠 摄

哪些物种减少了?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大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据国家林草局介绍,目前亚洲象、雪豹、东北虎、海南长臂猿、黔金丝猴、藏羚、莽山烙铁头蛇、苏铁、兰科植物等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比如,华盖木由最初发现时的6株增长到1.5万株。亚洲象野外种群增至300多头,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增至6群37只,东北虎分布范围从长白山脉扩大到大小兴安岭,野外种群增至60只左右。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98只,人工繁育朱鹮种群数量达到1496只,等等。

白鲟成体。危起伟 摄

不过,在新物种出现的同时,也有一些物种在消失。根据“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微信公众号消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22年共公布了40余个物种灭绝的消息,其中包括有白鲟、宁明琼楠、墨西哥拟八哥、平塔巨龟、南方胃育蛙等。

来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科学数据中心

除此之外,2023年2月,伦敦动物学会还在期刊《动物保护》上发表一篇论文《“失去”的分类群和它们隐含的保护信息》,该论文列出了IUCN红色名录中的562个物种,至少有50年未曾被发现。其中包括137种两栖动物、257种爬行动物、38种鸟类和130种哺乳动物。

关键词:

资讯

  • 黑龙江金融机构多措并举纾困中小微企业 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可得性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轻资产、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黑龙江日报 2022-06-20
  • 赏传统年俗逛非遗庙会 铜官窑古镇重温传统民俗年

    中新网长沙2月6日电 (潘杏琼)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环境下,位于长沙市城北的铜官窑古镇景区,从1月24日至2月15日举行中国年·湖湘味·铜官

    中新网 2022-02-07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6日至7日预

    中新网 2022-02-07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文曦)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

    中新网 2022-02-07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用锤子“

    中新网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