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乡:“鸡毛蒜皮”有人问 “矛盾纠纷”党员调
(资料图)
今年以来,城西乡坚持“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总体要求,建立了“五个一”“乡里乡亲”党员调解机制,将“鸡毛蒜皮”的小事也纳入了党员调解的范畴。
“自来水用不了,只能饮用原来的井水,但是水质浑浊,我年纪大了,长期喝身体根本受不了,况且当初这个水塔就是我们组里一起建的。”近日,城西乡方洲村“乡里乡亲”调解员刘宇庭将库东组的几户人家召集在一起,做起了调解工作。原来,该组共建的水塔因为某几户非正常用水,导致同组的留守老人李成梅无法正常使用自来水,双方产生了矛盾,并发生了争吵。调解员刘宇庭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带着其他调解员一起去现场实地勘查后,提出了协调方案,与非法用水的几户人家进行了交谈,他们在认识到自身的不妥行为后纷纷表示愿意立即改正,最终因自来水问题产生的矛盾纠纷顺利化解。李成梅老人对于调解的结果十分满意:“我本来也不想因为这个自来水的问题跟邻居闹得不愉快,多亏了刘书记和其他调解员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没有伤到邻里关系,这个‘乡里乡亲’党员调解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真的是方便实用!”
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剪不断理还乱”的小矛盾、小纠纷往往让本来相处和谐的村民红了脸、喊破了嗓子。不管是在田间地头,还是村组屋场,“乡里乡亲”党员调解机制灵活,哪里有矛盾纠纷,党员调解员都能第一时间介入、出面调解。
现在,只要村民遇到了协调不了、解决不了的纠纷矛盾,都会想到“乡里乡亲”党员调解工作室和党员调解员。在这里,村民们可以畅所欲言、面对面交谈,也没有人胡搅蛮缠,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杯清茶,加上调解有理有据、有礼有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真正让村民群众熄了火,握手言和。截至目前,全乡已设立“乡里乡亲”党员调解工作室6个,吸纳调解员145名,累计开展调解服务60余次,走访群众107人次。(城西乡 王雨雅)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
-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